论坛观点

FORUM PERSPECTIVES

王广宇:穿越周期的新实体经济动能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作为经济建设的革新要素,不断得到重视和强化。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目前,我国科技研发人员数量位居世界第一,科技投入规模为世界第二,整体科技实力已步入世界前列。我国在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并以此促进产业发展、转型及升级方面取得了实质上的进步,但当前产业创新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困难,距离“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仍有一段距离。对于我国来说,新一轮工业革命将为新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要抓住这个机遇,借机拓展产业优化及升级路径,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实体经济”航母。新实体经济是我国的未来,催生新实体经济,一定要在新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得到突破,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心,集中全社会力量,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不光要改造提升传统部门,更要打造新的增长引擎,使我国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重现辉煌!


改革开放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黄金期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回顾中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绩,一刻也不能脱离对现代科学技术这一要素的依重。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继之又升华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刻揭示了科技发展在我国的战略地位、内在规律及其与社会、产业进步的重要关系。四十年来,中国各行各业的现代化建设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但其中科技发展的重大举措、重大事件尤为意义深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首先在国际合作中拉开序幕。1978和1979年,我国分别于法、美两国签订政府间科学技术合作协议,并由此展开了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融入了全球科技发展的大趋势。1985年中央出台《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划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9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不断根据国内外形势,面向科技事业发展确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安排。1995年,中共中央在全国科技大会上作出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规划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把科技与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1999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中央部署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提出了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科技金融及风险投资等改革举措。2006年中央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选定了一批科技支撑发展的重点领域,瞄准国家战略目标筹措实施若干重大专项,从应对未来挑战出发超前部署了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

科技作为经济建设的革新要素,不断得到重视和强化。从时间维度来看,改革开放的前十年为启动部署阶段,随后二十年为改革深化推进阶段;这三十年主要以开放促改革、推创新、求发展,实现了“从被动改到主动改、从被全球化到主动参与全球化”的转变;而改革开放的最新十年,我国开始学习和摸索如何以创新促进改革并引领新的开放,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探索期,以及新型国家创新体系形成时期。2010年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将科技创新作为促进加快国民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根本性举措。2012年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5年中央发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针对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提出了143项重大改革任务。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四十年来,我国科技实力实现了突破性增长,为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在一些重点战略领域实现了飞跃式发展,深化并丰富了中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目标,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奠定了基础。以科技要素总量和投入规模为基准,现今我国的整体科技实力已步入世界前列。我国科技研发人员数量不断提高,在2016年已达381万人,位居世界第一;科技投入规模也持续提高,2017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总支出为1.76万亿元,占GDP的2.15%,为世界第二位。科技投入的增加使得我国科研基础条件从量变到质变,形成了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科学仪器、行业技术平台、企业研发中心等完整的科研基础条件。大批世人瞩目的大型科学工程,如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中微子实验室等相继投入使用,构筑起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新基础。科技创新能力也实现了大幅度的跨越。2000至2017年底,我国国际科学论文总量从世界第8位提升到第2位,论文被引量从第19位上升到第2位,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则位居世界第一,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居世界第三,基础研究取得了大批重大原创成果,并首次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等国际权威奖项。一些战略技术领域如载人航天、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算系统、国产大飞机等也逐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借助科技创新,中国越来越多的产业领域取得突破,并涌现出一大批能运用前沿技术并引领产品创新的企业,如华为、海尔、中车、腾讯等世界500强企业。

 

科技创新是穿越周期的供给侧动能


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表面上它体现在产品的实用功能和装饰功能上,实质上其直接关联着企业的生产、市场、生存与发展,甚至间接关联着企业所在地区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以及所在行业的市场平衡。同时,企业也是市场经济中最有效的科技创新主体。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有独特的技术手段,不断对自己的生产工艺、产品技术进行改进,才能获得稳步发展。用经济支持科技创新,科技出成果反哺经济,科技与经济的相互融合及相互支持,是社会快速进步的必须也是必然。因此,企业必须牢牢掌握科技创新的主动权,才能立足行业,走向市场,谋求生存和发展。

 科技创新是真正可以跨越经济周期的长期、持久的增长动能,具有深刻的供给侧含义。一方面,科技创新会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往往给企业带来巨大利润。另一方面,大多数企业管理者都具有企业家精神,内心渴望追求革新。这些企业内部往往形成一种对创新不懈追求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也成为技术创新的动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由于人们的消费习惯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变化,消费者会不断追求新产品和服务,因此企业需加速科技创新以发展生产力,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自然资源和环保的角度来说,自然资源的加速匮乏、原材料运输成本的提高、人们日益增长的环保意识都对企业造成较大的压力,也促使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科技创新同时能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已成为新常态下传统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乃至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根基。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科技创新如何影响国家产业结构,可以总结出如下规律:首先,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下降。在科技创新的影响下,农业和初级产业内部结构趋于合理,在能满足本国对食品及农业原料的需要的同时还可供出口;其内部结构也较合理,种植业和畜牧业同等发达,农业的先导和后续部门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其次,第二产业通过技术改造获得新生。各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以科学技术改造为主,加速设备更新,赋予工业新的生命力。科技创新使工业有进有退,这是合乎规律的新陈代谢。再次,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加大,主要原因是因为科技创新推动。发达国家工业发展大幅度提生了劳动生产效率率,使物质财富空前增长,也使生产部门腾出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科技与人民日常生活关系更趋紧密,使得第三产业的急速发展成为可能。科学技术还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从而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最后,新兴产业的崛起和蓬勃发展,不仅创造了许多新的产业部门如航天航空、石油化工、核能、计算机设备等得以产生(既是科技革命的直接产物,也是新技术革命成果的集中表现),而且还引起了传统部门的变化,如原料和能源结构的演变、推动了工业发展以初级产品为基础的传统产业结构等等。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注重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已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取得相当的进展,具体突出表现在:第一,传统产业不断转型升级。近年来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以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及产品更新换代,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发展。通过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推进绿色、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快速发展。通过实施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提高技术集成并打造创新商业模式,改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新兴服务业。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发展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是产业升级的关键点,多年来我国通过科学规划,以高新区为龙头,引导科技产业园区布局和建设,力争在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取得突破。通过支持产业集群发展,鼓励企业组建核心技术联盟并共同开发,形成技术领先的特色产业集群。第三,产业创新环境显著提升。一方面,深化各大科研院所改革,发挥其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并推动高校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另一方面,创造鼓励创新的科技政策体系,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等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

毫无疑问,科技创新对于我国企业和重点产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并以此促进产业发展、转型及升级方面取得了实质上的进步,但当前产业创新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困难,距离“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仍有一段距离。在当今社会面临实体经济振兴的重大难题下,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应对“实体经济”有一个重新的定位和认识,结合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以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为目标,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坚定不移地开展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新实体经济”。

 

新实体经济:于新一轮工业革命中真正崛起

 

“新实体经济”是指能够有效满足客户真实需求、科技含量高、可容纳现代人才就业、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新实体经济”并非是实体经济从结构层面的一种分类,而是指传统实体经济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升级、转型和发展。新实体经济跟虚拟经济更不存在对立关系,要继续推动发展“互联网+”,为我国制造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迈进提供平台和支撑,并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引领制造方式的变革。只有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行业,并使之与其他产业进行有效结合,才能使我国在新一代工业革命中占得先机。

新实体经济就是面向未来跟先进科学技术结合的新业态,就是现代工业、就是先进制造业、就是科技服务业、就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往往都会带来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运用这些先进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有利于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业的高端化、生态化发展,加速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面对日益高涨的新技术浪潮,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认为一次全新的工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在过去200多年来世界工业化历史中,中国因为各种原因多次错失工业革命的契机。但目前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而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则为中国提供了弯道超车的绝佳历史机遇。

全球在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提出的政策主张,主要包括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工业4.0”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以硬件为主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旨在将机器、设备和网络能在更深层次与信息世界的大数据和分析连接在一起,以软件为主带动工业革命和网络革命。“中国制造2025”则是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旨在使我国从制造业大国成为制造业强国。不难看出,三者本质内容其实一致,都指向一个核心,即智能制造。因此,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工具,发展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领域,将数字世界、物理世界和人类生活进行多方面深度融合,影响深远的一次历史性科技革命。

对于我国来说,新一轮工业革命将为新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要抓住这个机遇,借机拓展产业优化及升级路径,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实体经济”航母。要推动智能机器人等新的制造系统和生产设备的发展,带动信息技术、新材料产业以及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为中国在全球进入新一轮经济衰退期时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提供新的方向和机会。要充分利用制造基础优势,庞大的制造基础为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应用场所,要调动广大企业技术创新突破和科技应用的积极性,形成中国面向未来的独特制造技术和制造业升级路径。

 总之,新实体经济是我国的未来,应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从核心技术研发及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发展、产融结合、优秀人才培育及引进等方面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加快建设创新型的国家。催生新实体经济,一定要在新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得到突破,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心,集中全社会力量,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不光要改造提升传统部门,更要打造新的增长引擎,使我国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重现辉煌!

(作者系华软资本董事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制智库专家委员会成员)

中制智库 | 中国制造强国论坛组委会秘书处
咨询电话:400-6161-661
邮箱地址:cmtt@cmtt.org.cn

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东路3号中水电国际大厦13层
湾区运营中心: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十二路18号长虹科技大厦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