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新望在《迈向2049年的甘肃》发布会上的演讲


4月13日,中制智库研究院院长、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新望出席由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甘肃人民出版社共同举办的“《迈向2049年的甘肃》发布会”并做演讲,就甘肃省情的认识、判断、未来发展潜力和前景、发展中要着重处理的问题做了分析。



以下为演讲摘编:

我想讲三个问题。第一个是认识和判断。甘肃处在西部,而西部与东部的差距还是在拉大;第二,如何分析一个地区,尤其是甘肃,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前景;第三个问题,关于甘肃未来发展的四点思考,也是要着重处理好的四个问题。

 一.东西部差距仍然在拉大,这个判断也是有感而发。前一阵在网上有篇文章很热,叫《西部真追上了,北方却在掉队,南北差距比东西更急》,该文章还做了一些定量分析,根据最近这几年的统计数据,把东西做了两个曲线,南北做了两个曲线,东西差距在收窄,南北差距在扩大。但是,我觉得不能仅仅看数据,还是要分析数据后面的问题。我觉得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差距。西部的落后是本质上的落后,而北方的落后只是发展上相对的落后。为什么说西部是本质上的落后?因为有民族问题,生态问题,教育问题,有很多是历史问题,是先天性因素造成的。我们说西部开发,不好说北部开发,就开发来讲,对象还是西部。而甘肃既北又西,这就是甘肃的现实。

中国南北差距、东西差距这个分析的视角都不准确,最准确的是视角是胡焕庸线的线内线外,线内侧是一块熟地,线外面基本是一块生地,如果要有差距的话,就内外、生熟的差距,线外的生地当然还是继续处在开发当中。

西部开发的确是有效果的,东西差距一度缩小了一点,前十年比较明显,后十年放缓了。前十年,1999年到2009年,大型基础设施、大型项目的投资,力度大,但是2009年到2019年这十年速度被放缓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2012年出台的主体功能区政策,把国土开发分成了四个类型: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西部地区很多地方处在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整个甘肃也是这样。前十年是在政府主导下开发,而政府主导也有个可持续性的问题,不可能一直高投入下去。所以,开发的效果会越来越衰减。不能太过于迷信区域政策,关于产业政策经济学家们热烈讨论过,但是,关于区域政策前些年抬得有些过高,有些过于繁杂。

西部的情况还要具体分析。有些地方出了问题,是短期因素。具体讲,西部的重庆本来势头不错的,但是重庆的唱红打黑把民间经济的基础破坏掉了,重庆发展的后劲一时难以恢复。

现在大家都在说贵州,这本书也有提及,但还是我前面讲的,贵州本质上还是需要开发的,还是落后的。贵州这两年也就是贵阳发展不错,贵阳以外的地方还是落后,而且贵州高负债模式能不能可持续,也有待观察。

西部还有几个地方是因为反腐,政治上巨大的波动引起经济上的波动。比如十八大以后重庆、四川、甘肃,这三个地方,都抓了两任省委书记。建立稳定的政商关系是需要多年时间积累的,政治生态和经济生态相互依存,这是中国的现实,政治上震动比较大,经济上带来的影响也是比较深远的。云南贵州也有这个问题,只不过稍微好一点。这是我想讲的一个判断,西部差距仍然在拉大,甘肃也是。

二. 如何分析甘肃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前景,结合这本书,我讲讲自己的看法。

判断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前景主要看四个方面。

第一,看它的内生动力,有没有内生动力系统。经济学上所谓的“斯密动力”。产权保护怎么样?是否产权清晰?分工协作的程度怎么样?民间市场的发育如何?配套的金融支持怎么样?这是第一重要的。毫无疑问,甘肃在这方面应该说是非常弱的。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一个“56789”的说法,即民营经济现在占税收的50%,GDP的60%,技术创新的70%,就业的80%,企业数量的90%以上。实际甘肃和东北一样,靠央企靠国企,靠不上,他们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富民强省,还是要把下面的县做实。中国的县域经济,民营经济所占的比重就不是“56789”的问题,都在80%以上,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甚至在90%以上。而民营经济、县域经济,甘肃的基础非常薄弱,理念更是滞后。所以,内生动力这个判断指标非常重要。

第二,看它的治理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其实在地方主要就是看政府能力,以及与社会、市场的关系。美国有一个社会学家讲三个关系,政府、社会、市场,若干种的搭配,最糟糕的搭配就是弱政府弱社会弱市场。像东南沿海那四个省,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基本上是强政府、强社会、强市场,山东这些地方强政府、弱社会、弱市场,而甘肃基本上还是一个弱政府弱社会弱市场的结构,整个治理体系还比较落后,中层板结严重,政府社会市场三者的组合还有待优化,而且优化的空间还很大。

第三,有没有都市圈,在不在大都市圈内。今年发改委发了两个文件,2月份是《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 4月8号又发了一个《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这两个文件虽然出台的有点晚,但方向非常明确,就是要发展大都市、大城市。中国有最大的三个都市圈:一是粤港澳,现在叫大湾区;第二大上海都市圈。上海、浙江、江苏三家正在出台建设大上海都市圈的规划,未来肯定会上升为国家级战略;第三是北京这个大都市圈,其先天地位放在那里,不必多说。甘肃,包括西北没有一个像样的大都市圈,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现在有一个“收缩性城市”的说法,即人口数量在减少或人口密度在降低的城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龙瀛教授,他统计了一下,2000年到2010年中国有180个城市人口在减少,是收缩性城市。首都经贸大学的吴康教授统计,2007年到2016年,内陆有84座城市是收缩性城市。而这些城市主要在东北和西北。甘肃这个地方没有大的都市圈,而收缩性城市又不少(讲到收缩性城市一个符号性的城市就是甘肃的玉门)。这对未来甘肃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因素。

第四,交通格局的变化。现代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包括空中高压走廊,地下管网都可以弥补一个地方区位上的劣势。甘肃在未来的交通格局上有利有弊。我对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国土开发政策我做过一个总结,有三大变化,从非均衡发展走向均衡发展,从东南沿海率先,最后走向均衡,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然后又从绝对均衡走向相对均衡,尊重效率原则,以功能性开发为主;现在的开发,尤其2014年《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后,我们的国土开发从原来的块状开发变成了网状开发,三纵两横。而这个网状开发依托的就是现代交通,高铁、高速公路。甘肃处在三纵两横的上面一横和左面一纵的交叉点上,尤其兰州,是枢纽,交通位置在西北最为优越。

有两条交通线线对甘肃的影响比较大。一个是兰渝高速铁路,兰渝铁路正式全线开通,这应该是意义非凡的一件事,提升了甘肃在整个中西部结合区域版图上的地位。这条铁路打通了甘肃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系;第二条比较重要的就是京新高速公路G7。现在基本上全线贯通。京藏高速G6路过甘肃,但京新高速G7是北京到到新疆,没有路过甘肃,直接从内蒙古从乌海到了新疆,这对甘肃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甘肃定位于丝绸之路黄金段,这样一条非常重要的通道,甘肃却被边缘化了。

三.甘肃未来的发展,重点应该注意4个问题。

第一,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甘肃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地方,也是一个非常多元的地方。甘肃处在气候的过渡带上,高原与陆地平原交汇,农业区与牧业区的过渡区,是季风区和无季风区的过渡区,是干旱半干旱与湿润的交界线。这样一个地方它的农产品及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而且甘肃各地食品食材也是非常健康。我是甘肃人,我吃各地方的饭,但甘肃人的饭菜很健康,杂粮、野菜多,吃得比较素,很符合养生原则。甘肃的矿产资源丰富,甘肃是一个经济小省,但是一个资源大省,有天然气,有石油,有煤炭。中石油效益最好、产量最高的油田就在甘肃庆阳,虽然总部搬到了西安。甘肃还有非常多的文化遗产及旅游资源。现在这些都缺乏品牌,缺少宣传,机制上也有问题,都是国有或中央所有,尽管现在下放了一些。甘肃的存量优势怎么发挥好,怎么把它品牌化,怎么搞活,这是一个需要做好的文章。

第二,甘肃特别需要把兰州大学发挥好,把中科院兰州的几个所利用起来,把西部战区陆军司令部利用起来。甘肃、兰州在产学研的结合上,在军民融合上应该是有很大的前景。现在最糟糕的是兰州大学,我本科兰州大学毕业的,兰州大学人才流失得非常严重,有的说外面流失人才再配一些管理人员,可以再办一个兰大,实际上从80年代中期算起,办两个兰大都够了。甘肃的经济问题比东北严重,教育更严重。但东北有一条好的,它的大学基本是稳住的。

我们书里将甘肃和美国犹他州对标,和贵州对标,但兰州市更可以和合肥对标。中国有几个省会城市非常尴尬,如福州、济南,曾经也有合肥。但是合肥已经成为一个新型的制造业中心城市,合肥已经进入18个万亿城市俱乐部。合肥的发展就是把中科院,把中国科技大学运用得非常好,把他们的院士作用发挥了出来,智能制造、量子通信,尤其是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工程,创新工程的区域中心,力压南京,设在了合肥。合肥的发展很多方面值得兰州借鉴。

第三,甘肃的民族宗教问题需要极早引起高度重视。最需要重视的就是一些宗教快速泛化。甘肃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非常复杂。临夏和甘南一带高速公路边上几百米就是一座宗教建筑,非常豪华,相互攀比,但是老百姓家里很穷,校舍很破旧。甘肃在这方面应该引起警惕,要有非常有力度的措施和政策来把宗教干预当地政治经济并向世俗生活渗透的势头管理好、处理好,不然未来向西开放之后会是非常棘手的事情。

第四,甘肃降低行政成本的空间还比较大。原来甘肃设置地区的原则都是根据国土面积、人口,有了现代交通,高铁、高速公路,又有了互联网,原来的区划概念也需要改变一下,能压缩的就压缩。甘肃很多地方一个县城没什么企业,就是些在单位上班的人,再加教师,企业负担很重。前面富康年总编讲到甘肃脱贫的任务很重,财政负担很重,因为它没有造血功能。养政府都成问题,还怎么指望政府去扶贫?很多地方机构可以压缩,甘肃一个县曾经大几十万人,还不错的,结果后来80年代、90年代又分开,把一些50万以上的县分成二三十万人口的县,把一些市也分开了、变小了。嘉峪关市和酒泉市完全可以合并,就为一个酒钢设一个市,要那么多官员又没有事干。所以,改变区划,合并市县,降低行政成本,也完全可以做一些守正出奇的事。

我讲完了。谢谢大家.

本文为新望博士在《迈向2049的甘肃》新书发布会上的演讲

中制智库 | 中国制造强国论坛组委会秘书处
咨询电话:400-6161-661
邮箱地址:cmtt@cmtt.org.cn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 东路3号中水电国际大厦13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