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观点

FORUM PERSPECTIVES

新望:苏州城市建设如何体现“高质量”?


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如网络图、热点图,看看要素流动和聚集的规律,以便确定自己未来要突出什么、对接什么、与哪对接;还要找到与上海的差异性,找到自己在上海都市圈中的独特性、异质性、接替性。

要处理好软开发与硬开发的关系,强化软开发,适度硬开发;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为主,形式为辅,以产立城,以市兴城。苏州完全可以定位于国际制造中心。

最近参加了太湖新城规划的研讨会,这个新城是苏州的最后一块宝地。以代表苏州未来城市建设最高水平的标准来规划和建设,这个定位完全正确。太湖新城的开发戒急用忍,谋定而动,虽然节奏较慢,但现在看来却是一件好事,因为有些事越往后看得越清楚。由太湖新城的规划,再结合整个苏州未来的发展,就建设未来苏州“高质量发展之地、高品质生活之地”,提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处理好与上海的关系,拥抱大上海都市圈

大上海都市圈规划呼之欲出,而且将来肯定会是一个国家级的规划和大战略。长江经济带建设已经是国家级的国土开发战略,而这个经济带最终能不能做起来,做的质量如何,关键要看大上海都市圈这个龙头能不能活起来、动起来。这个情形很像是民间的舞龙社火,以龙头的舞动,带动龙身、龙尾的舞动。做实、做活上海都市圈已势成必然。

苏州与上海,高速路1小时,高铁半小时,也属于大都市的极限通勤之内,同属于龙首。苏州属于大上海都市圈,这是都市圈时代的新共识、新思维,苏州人不能有含糊。拥抱上海,苏州可以更主动一些。

大都市圈是一个中心-边缘系统,或者可以不叫“边缘”,是由一核心、多中心、卫星城、小城镇构成的有机系统。太湖新城,包括苏州,就是要在这个系统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如网络图、热点图,看看要素流动和聚集的规律,以便确定自己未来要突出什么、对接什么、与哪对接;还要找到与上海的差异性,找到自己在上海都市圈中的独特性、异质性、接替性。吴文化与海派文化,异中有同,互补相容。吴文化是上海文化的母文化之一,可以说是后者的精神家园。吴中太湖新城,人文历史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尤其是有山有水,山青水秀,特别符合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居住理想,这也是大上海最缺的。

                                                        

吴中太湖新城示意图


《国务院关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批复》中对未来上海的目标定为是“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苏州的未来目标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名城、包容开放的创新创业名城、富裕文明的美丽宜居名城,古今映辉的历史文化名城”,两者定位有差异。上海有的不和上海去竞争,上海没有的,苏州一定争取做到极致。知彼知己,扬长避短,苏州可以承东启西,独树一帜。

面对上海都市圈要全面开放、无缝对接。对苏州而言,大上海要素市场一体化,首要的是人才市场一体化,人才政策肯定要与上海一致,甚至更具吸引力才行。要继续利用好工业园区已有的政策优势,还可以密切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政策,能同步则同步。养老、医疗、税务、社保的一体化可先行探索。上海也许做不到,但苏州应该先动起来。

二、产城融合,打造高质量发展之地

我们在讲“城市建设”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产业建设”、“市场建设”、“生态建设”、“制度建设”。太湖新城的建设发展,不能搞成新一轮的房地产开发,不能搞成一个“招商地产”项目。90年代初,一些地方在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建设中的教训十分惨痛,“领导者好大喜功,开发商贪大求洋,规划者推波助澜,评审者随波逐流。”而且,现在的经济环境已经不允许像从前一样可以单纯依靠高价卖地,或依靠平台公司发债,搞投资驱动,应当边开发,边运营,滚动发展,防止出现“空城”、“鬼城”。要处理好软开发与硬开发的关系,强化软开发,适度硬开发;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为主,形式为辅,以产立城,以市兴城。

发展一些什么产业呢?我认为首先还是制造业。制造业是我们苏南的强项,苏州的强项。上海的定位是五个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大上海都市圈内仅次于核心的中心城市,苏州完全可以定位于国际制造中心。《中国制造2025》中有一句话“制造业是强国之基,立国之本,兴国之器”,用在苏州完全合适。

我最近在三个城市出差:德阳、苏州、杭州。德阳是世界重装之都,高端装备制造基础好,规模大,德阳的经济结构比较“重”,增长比较平稳。它与杭州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杭州的情形又太过“轻”,整个城市依托于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增长速度快,但未来经济波动会比较大,而且其脱实向虚、产业空心化的弊端已经显露。苏州介于这两个城市的“重”和“轻”之间,经济结构比较合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有接续、有过渡,这个基础十分宝贵。对制造业的“过剩产能”我们要客观看待,应当给它们时间,允许它们升级。苏州以往丢了一些产业,现在连升级的基础和机会都没有了。未来苏州要牢牢占据大上海都市圈里制造中心的位置,建设制造强市。有了制造业中心的雄厚基础,下一步才能谈得上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金融街吴中太湖新城项目 区位图


当然,太湖新城可以偏重于轻制造。根据自己的生态特点和历史基础,做一些加减法,重点发展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尤其对传统优势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实施互联网制造、大数据制造、智能制造三大战略。太湖新城的产业选择上,与北部高铁新城和东西两翼的工业园区、高新区可以形成错位和互补,有所取舍。苏南有三条比较明显的产业带,长江产业带,偏重于重化工业;沪宁高速路产业带,偏重于加工制造业;运河产业带,偏重于传统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苏州的传统制造业可以进一步精细化,尤其穿城而过的运河产业带,与欧洲莱茵河两岸相仿佛,工商文化和工匠精神源远流长,在发展轻制造、精细制造、绿色制造这个方向上大有可为。

金融街吴中太湖新城项目 效果图


要使苏州成为高质量发展之地,核心问题,必须处理好引进企业和本土企业的关系。引进时可以考虑能形成集群者优先。不一定要大,产业链下端、微笑曲线底部的项目再大,以后也不考虑。要吸取以往园区经济的一些教训。劳动力、土地、环境的成本优势正在衰减,只有GDP、进出口增长,而没有人均收入的增长,这种模式被一些媒体诟病为“只长骨头不长肉”,有提前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迹象。这一点,苏州要向深圳学习。2013年开始,苏州与深圳经济增速每年相差1个百分点以上,GDP总量,苏州与深圳,苏州与上海,都在逐年拉大,而人均收入和财政收入差距更大。应该说苏州已经看到了问题,提出自主创新、自主品牌。未来必须着眼于内生发展,向本土企业倾斜,紧跟消费升级,从过程产品向最终产品延申。

三、宜旅宜居,建设高品质居住之地

做到代表苏州未来城市建设最高水平,是一篇大文章。但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让太湖新城成为宜产、宜文、宜旅、宜居的产业高地和居住美地。

新时期人民群众有哪些新需求?宜文、宜旅、宜居,最能体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这其中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太湖新城和苏州在新时期要面对的主要矛盾之一。文化、旅游、居住,内容上相互贯通,实践中相互促进。从文化到旅游,主要是资本和商业模式;从旅游到文化,再从文化到居住,却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了,需要有一系列社会性制度安排,也需要时间的积累。

作为江南文化的核心,苏州的文化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基础好,而机制体制问题也已解决,精耕山湖,细作人文,前景可期。打造文化旅游的IP符号资产,苏州和太湖新城有的是资源。春有洞庭碧螺春,夏有西山杨梅,秋有满城桂花香,冬有藏书羊肉,这些只待以合适的营销推广方式,像盱眙龙虾一样去“引爆”、去“流行”。可以借鉴无锡的灵山模式,无中生有,做足了禅文化;也可以借鉴嘉兴乌镇模式,搞“名镇+”,盘活文化遗产。这两种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企业化运作,而且企业家成为大IP,如灵山吴国平、乌镇陈向宏。还可以立足城市特质,內引外联,培育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会展活动品牌,如国际精细制造论坛,或世界隐形冠军大会,等等。



太湖新城可以借鉴杭州西湖的自然生态生长方式、注意保持原生态,该露则露,该草则草,不要一律水泥地、大理石、瓷砖。日本东京和韩国首尔是两种风格。前者注重保持原生态,古朴自然,后者注重人工改造,精致豪华。作为大上海国际都市圈内的山水苏州,东京的风格更为可取。

吴中太湖新城仙玩街


随着人们绿色消费理念的逐渐普及和流行,绿色出行越来越成为主流选择。太湖新城的规划,一定要以人为本,步行、自行车优先,临湖的一面,尽可能多的留出行人活动空间。太湖新城居于山水之间,倚山向湖,符合中国人的居住理想,如果规划得当,绿水、青山、蓝天、楼宇构成的天际线将是太湖新城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本文原载于5月14日《苏州日报》A13版

中制智库 | 中国制造强国论坛组委会秘书处
咨询电话:400-6161-661
邮箱地址:cmtt@cmtt.org.cn

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东路3号中水电国际大厦13层
湾区运营中心: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十二路18号长虹科技大厦16层